强化保障 突出绩效 优化配置 丽水财政助力农村文化礼堂建设 

发布日期: 2019-12-16 00:00 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 丽水市财政局

  乡村文化礼堂在开展多样化乡村公共服务,推进乡村文化宣传、基层民主政治、经济发展、生态环保等方面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自2013年以来,丽水市财政围绕“文化地标、精神家园”的定位与要求,将农村文化礼堂建设作为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环节和推进基层社会公共文化发展的重要手段,积极发挥职能作用,不断强化资金保障、提升资金绩效、优化资源配置,全力助推农村文化礼堂建设,全市财政共投入资金约4亿元,累计建成农村文化礼堂989个,兴建文化礼堂面积约20万平方米,有效丰富了农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让人民群众在“身有所栖”的同时“心有所寄”。 

  一是强化资金保障促实效。加大财政投入,大力推进农村文化礼堂建设。市财政安排2019年文化礼堂专项资金300万元,同时每年安排文旅专项资金2000万元,作为农村文化礼堂专项资金的有效补充。此外,鼓励社会力量以提供技术指导、捐款捐物、冠名合作、共建结对等方式参与农村文化礼堂场所设施建设和活动开展,引导社会资金投入3000万元。  

   二是突出资金绩效抓长远。针对财力有限的现实情况,在加大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投入的同时积极做好预算绩效全过程管理。强化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项目预算执行率考核,实时跟踪资金使用进度,对执行率低的项目,及时沟通对接,确保合理、有效、规范使用资金,让有限的财政资金发挥最大的效益。抓细长远规划,2019-2022年每年规划建设农村文化礼堂约220家,到2022年基本实现规模以上人口村农村文化礼堂全覆盖,全市文化产业实现总产值超500亿元,基本建成全国特色工艺品名品区、浙江文化用品制造集聚地。      

   三是优化资源配置谋发展。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推动农村文化礼堂“建、管、用、育”一体化,将农村文化礼堂建设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作为重大民生实事项目,优化平台、资金、人才等要素配置,整合农村文化礼堂建设、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相关部门和单位的文化服务资源,发挥集聚和辐射效应,合理设置服务项目和平台,推动教育教化、乡风乡愁、礼节礼仪、家德家风、文化文艺、法治宣传、科学普及等进农村文化礼堂。